淨空法師:佛菩薩會附身嗎
淨空法師:佛菩薩會附身嗎

學佛答問-淨空法師 新加坡居士林2001.05.13

第二個問題:「一位居士被附體,他一直以為佛菩薩附身,會不會如此?對於這一類居士,若是魔等附身,我等應遠離還是予以指正?他最初較相信師父,師父若予以指正,他決定按照師父的話去行。」

答:佛菩薩附身,這種事情很少。附身的時候決定也是說法,也是度眾生,完了之後決定離開,不會再來;若是時常附身,決定是魔不是佛菩薩。

又問:「第一次聽他講的時候,他教他《彌陀經》及大勢至菩薩的偈子,就是在功課本上的,所以他一直認為是大勢至菩薩附體。請開示。」

答:也不一定是。鬼神,你跟他有緣,他學佛他也會幫助你。這些事情《楞嚴經》說得很好,不要把它放在心上,這個就好;如果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,這就著魔了,佛來也是著魔。大乘經裡面佛告訴我們:「無佛亦無魔。」佛跟魔是從什麼地方區別?著相就是魔,離相就是佛。如果你一切都不執著,魔也是佛;你若執著,佛也是魔。你懂這個意思嗎?

又問:「他在念佛時佛號念不起來的時候,他會聽到空中有種音樂伴奏念佛的聲音。這個伴奏不是阿彌陀佛的佛號,而是提醒他,自己佛號聲提起來的一種音樂伴奏。請開示。」

答:剛才說的這個原則一定要記住,不管什麼境界現前,一概不理會,就是好境界。佛在《楞嚴經》講,如果稍稍執著了,都是魔境界。魔境界是什麼?讓你生煩惱、生疑惑,讓你起妄想、分別、執著就是魔。你境界現前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不生,你已經成佛了。你還分別這個、分別那個,執著這個、執著那個,把你的清淨心全部毀掉了。我們念佛目的在哪裡?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,你把這兩句全毀掉了,這個道理要懂。

為什麼佛菩薩不會常常現前?常常現前,你一定生妄想分別執著,「佛菩薩常常照顧我,不常常照顧你們」,你這不就起分別執著嗎?所以佛菩薩不來是大慈大悲!你喜歡感應、喜歡神通,魔就得其便,魔就常常來示現,常來跟你開玩笑,常來把你的清淨心擾亂,就這麼一回事情。這是事實真相,了解事實真相,不管是佛也好魔也好,就照《楞嚴經》所講的話,一概不知不理會,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心就是好境界,不能保持清淨心就不是好境界。

歡迎流通、轉貼分享,利益眾生,隨喜功德。阿彌陀佛!

淨空法師專集網站
http://www.amtb.org.tw/index.asp

淨宗學院首頁
http://new.amtb-aus.org/Default.aspx

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
http://www.amtb.tw/rsd/rsd.asp

中國反情色網
http://www.haongo.com

如何做好家庭教育-蔡禮旭老師
http://www.amtb.tw/rsd/home/home_inst.asp?web_choice=7

【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】大型公益紀錄片 ☆推薦!必看!
http://www.youtube.com/user/ChinaTCulture/videos

最新上傳 Latest posts

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 十个教学为先是“净空老法师”为了挽救社会人心,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,为了世界和平,而在斯里兰卡首先提出十个教学为先。 老法师写的《教学为先》: 孝是中华文化根,敬是中华文化本。落实在孝亲尊师。中华传统文化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是也。文化是民族之灵魂,教育是文化之生机。故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仁义礼智信,五常、五戒。人弃常则妖兴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礼,是道德最后底线,失则天下大乱。人性本善,本善即是佛性。故释迦曰: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,福惠圆满具足之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