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情緒發作了怎麼辦?
學了真幹那就叫功夫,譬如你真幹…
我們的戒律只五科,三福、三學、六和、六度、十願
淨業三福:
第一福、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
第二福、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
第三福、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
三学:戒定慧,依戒得定,因定開慧
六和:(六和敬是對人的)住如来家家,修六和敬:
一者见和同解
二者戒和同修
三者身和同住
四者口和无争
五者意和同悦
六者利和同均
六度:(六波羅蜜是對自己的)以六度拔除自己的惡習,用布施對治慳貪,用持戒對治惡業,用忍辱對治瞋恚,用精進對治懈怠,用禪定對治散亂,用般若對治愚痴。
十願:學普賢菩薩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普賢十願做不到,每天念念都很好,那是法身菩薩的境界。我們能學多少,有很大的利益,不學也沒關係,到極樂世界,大家都修學這個法門。
學了真幹那就叫功夫,譬如你真幹…
今天社會這麼亂,最主要的一個原…
『動作瞻視,安定徐為』。這是必…
我們怎麼處逆境?怎麼跟一些障礙…
古聖先賢對得起後世,為後人設想…
淨空法師:【四弘誓願】一定要先…
啟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7/1…
【安住得不退轉】 眾生修行得果…
問:下面一個問題,「佛氏門中,…
【學佛一定要規矩那麼多嗎?】 …
淨空法師:【方便出下流】為自己…
淨空法師:要多聽經,聽了之後要…
佛教我們普度眾生,普利之道就像…
繫念法事裡頭中峰禪師所說的,我…
所以修行,諸位一定要曉得,真修…
所以教育第一任的老師是父母,父…
淨土大經科註(第四回) (第…
在這個末法時期,提到佛教我們都…